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生活百科 >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和孕妇有什么影响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和孕妇有什么影响

2024-01-07 09:16:06生活百科作者:tonylate
今天我们来聊聊新生儿黄疸是什么,以下6个关于新生儿黄疸是什么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本文目录黄疸是什么 - 百度宝宝知道什么是黄疸 - 百度宝宝知道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 百度宝宝知…

今天我们来聊聊新生儿黄疸是什么,以下6个关于新生儿黄疸是什么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

本文目录

  • 黄疸是什么 - 百度宝宝知道
  • 什么是黄疸 - 百度宝宝知道
  •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 百度宝宝知道
  • 婴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 百度宝宝知道
  • 什么是小儿黄疸 - 百度宝宝知道
  • 什么是黄疸 - 百度宝宝知道
  • 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什么是黄疸

    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诊断母乳性黄疸必须首先排除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即出生后胆红素的生成过多而代谢和排泄能力低下,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暂时性的、轻度的黄疸过程,称为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限于面颈部,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一般无不适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持续7~10天消退;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早产儿由于血浆白蛋白偏低,肝脏代谢功能更不成熟,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µmol/L(12.9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③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26µmol/L(1.5mg/dl);④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µmol/L(5mg/d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生理性黄疸存在个体差异,也因种族、地区、遗传、和喂养方式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如东方人比西方人高,母乳喂养儿较人工喂养儿高。临床在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时,除血清胆红素为重要诊断依据外,必需结合病因和临床表现。早产儿在缺氧、酸中毒、低体温、喂养过迟等情况下血清胆红素虽在正常范围内,已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应视为病理性黄疸。另有部分新生儿血胆红素已达高胆红素血症,却找不出任何病因,有可能仍属生理性黄疸。因此对血胆红素>6~10mg/dl的婴儿,均应仔细认真分析查明原因,以免贻误诊断和治疗。

    婴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婴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症状,由于血胆红素增高,巩膜、粘膜、皮肤等处因胆红素沉着而呈黄染。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类: 1、生理性黄疸,其特点: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2、病理性黄疸:其特点: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

    什么是小儿黄疸

    是指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的一类疾病: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   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般较轻浅,呈浅黄色,—般2-3天消退。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顺序,一般先见于面部、颈部、然后遍及胸腹及四肢,巩膜——即眼睛中发白的部分也出现黄染。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与小儿山生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有关。有一种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胆红素的转移酶,要在小儿小生后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间,新生儿体内会出现过多的胆红索而表现为黄疸。当这种转移酶成熟后,就会将多余部分的胆红素消除,黄疸也就消失了。所以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它是人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病理性黄疸则不然,它是因各种病因引起。有些疾病还相当严重,可危及到小儿的生命。新生儿溶血是最常见的黄疸性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若体内大量的胆红素侵犯到人的中枢神经细胞核,其发生的黄疸就比较严重,医学上称之为核黄疸,其病死率较高,并且容易留有后遗症。最常见的治疗办法是换血。轻症可采用光疗,又叫蓝光照射,此法为治标之法,不能治本。因此,光疗不能代替换血,但可减少换血的次数。新生儿肝炎的主要表现为黄疸,常常出现在新生儿期,因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在检查确诊后,经一定的治疗60—70%的病人可以治愈,并且预后较好。先天性胆管闭锁的病人出生时,外表均正常,在生后1—1周后,开始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其黄色较暗,略带棕绿色。西医称之为绿色黄疸,中医认为属阴黄范畴,其粪便为灰白色是其另一大特点。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限制,只有部分病人可采用手术治疗。此外还可采用激素疗法,但本病预后较差,儿3个月后,肝脏开始硬化,6个月到2岁内因肝功衰竭而死亡,仅少数患者存活较长。   中医一般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阳黄是热毒实邪所为,其黄如桔色鲜明。阴黄为寒湿所致,其黄色晦暗。但临床发现仅用阴黄、阳黄尚不能全面反映其复杂病情,所以临床一般将小儿黄疸分为湿热型、热毒型、瘀滞型、脾湿型四种。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也可使用茵栀黄注射液静点,每日1次热毒型黄疸的发黄多在生后较晚的时间出现,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什么是黄疸

    你好。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红血球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此外,成人肝脏疾病,胆管疾病等也会发生黄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生儿黄疸是什么」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和孕妇有什么影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敬请关注木妈妈,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